我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军人的影响。记得还是童年时,我含着眼泪看完了中央6套免费播出的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黄河绝恋》,被影片中为保卫祖国流血流汗、视死如归、勇敢坚强的红军战士深深地打动着。长大后,看到抗击洪水的战士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看到汶川地震救灾战士不顾疲劳抢救生命,更是让我对军人充满了感激和崇敬。上高中时我非常想参军入伍,想做一名保家卫国、为民服务的军人,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大学毕业后,我首先选择的是和军人有着密切关系的兵团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供销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和平解放时期三五九旅部队集体转业的退伍军人。他们在王震将军的带领下,和平解放了新疆,并响应党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握土坎镘,逼退了沙漠、引来了雪水,揭开了边疆戈壁干涸的面纱,开垦出了美丽富饶的绿洲。他们住着地窝子,蘸着雪吃着窝窝头,喝着清汤寡水,付出着常人难以付出的艰辛。如今,兵团人仍然保留着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同事马大姐是一位年过五旬即将退休的职工,她的丈夫是我单位的总经理,徐总为了在广大干部中起带头作用,将马大姐安排在离家近百公里的团场轧花厂做出纳,一年有五个月回不了家,这一干就是十年。徐总患有糖尿病,繁忙的工作后回到家里连杯热水都没有人倒,感冒发烧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马大姐偶尔有机会回家,会不辞辛苦亲自下厨赶紧为徐总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或者晚餐予以弥补。都说老来伴,两位老人克服着相互之间的依赖,孤独地承受着疾病与饮食起居缺乏照顾的痛苦。
每一位兵团人都可以说是讲奉献、肯吃苦的楷模。这对于刚从象牙塔走出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人间疾苦的我来说,受到了深刻的熏陶和影响。参加工作不久,单位来了两位转业军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健壮小伙。业余时间聊天时,他们自豪的给我看曾经在部队的照片和获得的各项荣誉,让我对现代军人的部队生活增添了一些了解:按时的作息规律、严格的训练科目、流血流汗的各种劳动和救灾,让他们的血肉之躯锻炼的犹如钢铁一般坚强。在2009年乌鲁木齐暴发的75事件中,他们接到命令后,迅速集合前往乌市进行维稳。没日没夜的站岗巡逻,由于情况特殊,一顿饭只有一瓶矿泉水和一个馒头的稀缺供应,轮流值勤没有地方可以休息,于是他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街边的公厕里沉沉睡去。对他们来说,面对的不仅是艰苦和疲劳,因为面对残忍凶狠的恐怖分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二十出头的他们,和我一样的年龄,应该在温暖的家里,享受着家人的关爱和贴心的照顾,但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祖国的统一与稳定,他们奉献着热血青春。工作中的他们仍然保持着精神抖擞、不怕吃苦的良好作风,在新的岗位上继续谱写着无悔的青春之歌。
我和军人的情怀就这样从未分离,值得我感恩的是,我老公也是一名军人,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军医。结婚前我想象过很多浪漫的求婚,比如手捧玫瑰花、变戏法般的变出一枚钻戒之类,但一直都未等到这样的浪漫。直到我们领完了结婚证回到家里,我羞怯地说,这样就领了结婚证,是不是少了些仪式感。他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我看到身穿军装的他,从柜子里取出装有戒指的小盒,单膝跪地,为我戴上后,我在想是拥抱或是亲吻,没想到他啪的一声合上戒指盒起立,对我说:小如,谢谢你做我的老婆,我以军人的身份向你保证,我一定好好对你。说完对我行了漂亮的军礼。尽管没有按照求婚套路中的那样拥抱,但瞬间我感动的只剩下傻笑和泪花。从此任何花样式的求婚在我眼中都不浪漫了,因为他给了我最浪漫最真诚的求婚。
都说军嫂比较辛苦,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还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我成为军嫂后,对此有了深切的体会。老公不仅用生命热爱着自己的军装,热爱着军队生活,也热爱着自己的岗位。他常常对我说,如果国家有难,他一定要申请到前线。我心有不舍,怯怯地问:能不能带上我?我给你当后勤。他会大义凛然的一口回绝,让我在后方保证安全,说完我心里瞬间暖暖的。从我嫁给他那一天开始,无论周末节假日,他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来去科里换药查房,九年没有一天例外。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双眼,真是既无奈又心疼。
老公非常节俭,平时吃穿都不讲究,买件衣服都舍不得,但却时常会让我取些生活费给他,原来他身上的零用钱隔三差五地垫给家庭贫困的病人了。作为外科医生,他们在手术台上,一般都是一站好几个小时,有几次早上十点上手术,下午六点才下手术,弓着腰站将近8个小时。有次下班回到家属院,前面走着一位穿着军装的军人,佝偻着脊背,疲惫地向前挪着腿,我以为是位老人,走上前才发现是我刚下手术的老公,我的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
老公尽心尽力的履行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有一次饥肠辘辘的老公想吃炒菜米饭,我在厨房忙活半天饭菜终于上桌,刚准备动筷子,突然接到科里打来的电话,说有位病人情况不好。老公放下筷子,迅速赶往科里。这一去,竟然三天后才回来。家属院里医院不足百米,可他为了稳定病人的病情,竟然在病人床前守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回来时,青色的脸颊疲惫又憔悴且布满了胡须,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这是我生活中的一名军人,他的生活状态代表着所有军医的生活。他们的付出甚至超过我们的想象。我家隔壁单元住着一位三十出头的嫂子,她是医院一位出色的B超医师。她的丈夫是其他城市某部队的一位飞行员。两人过着长期分居的生活,由于部队一年只能休一次假,所以他们一年只能见一次面。他们的孩子由于工作繁忙无法照料,寄养在了家乡的姐姐家。嫂子长年饱受着孤单与思念之苦,但一直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岗位,热爱着那身光荣的绿军装,用勤奋和出色的业绩填补着生活的寂寞。
2012年我国按照联合国的要求,从我国各个军区抽出了一些骨干力量前往刚果金进行救援维和。我老公科里的一位同事的妻子刚刚怀了孕,但命令下来这位同事被派往刚果金进行维和,这一去就是一年。刚果金长年战乱,条件十分艰苦,两三个月才能有机会通过卫星信号进行通话和视频。这位嫂子孤单的守候着他,伴随着一天天长大的胎儿,嫂子对丈夫的依赖和思念也越加浓厚。有一天在医院的过道里遇见了挺着大肚子快速向前的嫂子,她说现在可以和刘医生视频,一会儿就没信号了。她兴奋而又焦急地往信号室走去。后来听另一位嫂子说那天她赶到的时候信号已经断了。因为没能见上面,她围着楼梯边走边哭了好长时间。
当维和部队凯旋的时候,看到他们消瘦黝黑的面庞,看到他们紧紧拥抱着亲人相拥而泣的场面,尤其是刘医生看到妻子即将临盆的挺着大肚子,充满愧疚和感激地相拥,在场的我们无不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军区医院家属院里,随处可见身着绿军装的军人和战士们,他们以祖国的号召为使命,以军人的纪律为导向,为了祖国和人民,远离家乡的父老乡亲,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扎根,始终履行着舍小家顾大家、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终身的铮铮誓言,为边疆的各族人民群众救死扶伤,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我们忘不了祖国边境线守卫哨所的战士远离人群孤苦寂寞的生活、忘不了各地区驻扎部队官兵在泥土里摸爬滚打、激烈演习的场面,更忘不了抗击98洪水争分夺秒抢背沙袋以血肉之躯充当沙堤的洪水战士,以及在各种天灾横祸中抢救遇难同胞生命的战士们,正因为有了他们铁一样的纪律和为国为民甘洒热血的坚定信念,才有了祖国的和平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的名字终将刻入未来共和国的军功章里,终将载入民族复兴的史册。让我们向祖国的战士们致敬!